中国科技翻译

期刊导读

国际科技交流中翻译的逻辑判断探析 ——以材

来源:中国科技翻译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16

0 引言

随着国际科技交流的广泛和深入发展,我国与国外广泛开展了国际科技合作和国际技术交流。无论是学习介绍国外先进科技的文献资料,还是开展技术交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洽谈技术合作等,科技翻译均成为中外沟通交流的载体。然而,国际科技交流存在专业性强、要求严谨的特点,因而翻译难度较高。本文尝试为科技翻译工作者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即从逻辑判断的角度,来解决翻译中存在的困难。

1 国际科技交流中翻译面临的困难

在国际科技交流中,翻译工作者面临着许多困难。首先,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并非科技专业科班出身,而是语言专业出身,因而通常具备较扎实的语言功底,但专业知识相对薄弱。其次,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有些知识甚至对于行业内专家来说都是新的,更不用提译者了。再次,不同的技术之间既有关联性,又有跨度性,熟悉某一个领域的翻译未必能在另一个领域做到游刃有余。在这样的困难面前,科技翻译还要求严谨、准确,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 国际科技翻译中逻辑的重要性

“逻辑”一词源于希腊文,原指思想、言辞、理性、规律性等,逻辑学认为逻辑思维形式有三种,即概念、判断与推理[1]。逻辑思维链指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运动机制,即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并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展开推理,至形成某种结论。如果思维链按照逻辑推进,一般说来就可以保证结论的正确性,即“符合逻辑”,否则即为“非逻辑”。由于思维按链状形式运动,因此,在任何一个环节上出现问题都可能引致逻辑思维链的断裂[2]。

科技文章具有逻辑连贯、准确严密、清晰精炼的文体特点[3],科技口语交流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因此准确性与客观性是科技翻译的功能核心。科技翻译怎样才能达到准确客观呢?需满足两个前提,一个是对原语的准确理解,二是用合乎译入语的方式表达。而在这个过程中,逻辑判断是一个必要方法。尤金·奈达曾提出,译者的翻译不止需遵循语法规则,翻译过程更是对原语进行解码和重新编码的过程,需要进行文本分析、转换,乃至重构[4]。在科技翻译中,自觉地运用逻辑思维形式和逻辑规律,对于透彻理解原文,避免错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科技交流场合中,一个词汇往往使用的是其专业释义,而非日常释义,采用什么释义,往往可以通过上下文或使用的场合进行推断。如果不能选择正确的释义进行翻译,往往会导致沟通障碍,甚至闹出笑话。例如,“audit”是一个很常见的词,一般翻译成“审计”,某些公司的审计部门也翻译为Audit Department,但如果是在国际认证审核的现场,“audit”就应该实事求是地译成“审核”了。

3 国际科技交流中翻译的逻辑判断

鉴于逻辑判断对国际科技交流中翻译的重要性,如何去进行逻辑判断,从而保证译文的准确与严谨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3.1 语法维度的逻辑判断

美国结构语言学派认为英语句子有所谓“结构意义”,即使词汇完全不懂,也能从句子的语法特征理解句子的结构意义。句法是句子的结构方式,而“句法的结构有逻辑的基础”,所以句子的结构方式也就以逻辑为基础[5]。可见,对原文进行语法分析,研究其句式逻辑,对翻译十分重要。

原文:Powder metallurgy differs from fusion metallurgy in that in powder metallurgy,metal is in finely divided form rather than molten metal,are the starting metal.

译文:粉末冶金中与熔融冶金不同,因为在前者中,金属是处于分离状态,而不是熔融状态[6]。

译文将原文中的名次性从句转译为了状语从句,更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

3.2 概念维度的逻辑判断

一个词可以表示不同的概念,一个词往往与另一个词的概念之间存在种属关系。种属关系,又称包含于关系、下属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的关系。外延大的概念叫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叫种概念。例如,在材料工程中,“合金”与“钛合金”、“焊接”与“电子束焊”、“ 轧制”与“热轧”,其间的关系都是属种关系。译者要理解词的种属关系,进行准确翻译。

有时候,需要对概念作限制,使概念的内涵增加外延缩小,使属概念过渡到种概念,才能得到准确合理的译文。

原文:The metal is then cast into the resulting hollow mold.

上一篇:近代翻译对中国现代观念的塑造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