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翻译》
“十年来,高校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群体也在稳步壮大,全国超过40%的两院院士、近70%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都集聚在高校。高校科技活动中衡量科技人力投入指标的R&D人员全时当量从2012年的20.9万人年增长到2021年的33.4万人年,增幅近60%。”雷朝滋分析,“通过高水平科学研究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支撑了数百万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每年大批的优秀毕业生走进国家科研机构、科技领军企业和研究型大学。创新资源的汇聚为高校原始创新能力跃升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
加速资源集聚,提升源头创新能力
“十年来,教育部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推动赋予高校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组织高校开展了‘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扩大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等一系列试点,对职称评聘、学位授予、绩效奖励等评价工作中过度使用SCI论文相关指标的现象列出负面清单,以创新质量、能力、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在高校逐步树立,高校科技创新活力不断激发,学术生态不断优化,为高校科技创新发展保驾护航。”雷朝滋说。
科技抗疫的“战果”只是近年来高校科技工作成果的一个缩影。在过去的十年,高校是如何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体制机制改革,以科技创新成果引领发展新局,当好基础研究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的?教育部在19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相关情况。
孙庆伟表示,北大出台理工科高水平研究团队建设试点方案,加快构建以领军人才为龙头、高水平团队为支撑的科技攻关战略;推动科研与育人紧密结合,积极鼓励研究生参与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学校重点引进了谢晓亮、鄂维南、朱松纯等一批战略科学家,加强青年人才战略储备,目前学校教师队伍中36到50岁教师较为集中;新引进人才中青年教师占比达90%以上。依托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与行业龙头企业开展联合研发先进节点工艺等深度合作,联合培养工程硕士300余名,近三年95%以上的毕业生投身国家集成电路产业。”
本文转自:光明网
雷朝滋表示,下一个十年,教育部将着力加强有组织科研,“过去一个时期,高校科技工作发挥了自由宽松、学科交叉、基础深厚的优势,自由探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基础研究重大原创成果还不够多,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支撑还不够。有组织科研就是要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把过去‘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能干什么就干什么'转变为‘国家需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围绕‘四个面向',组织重大任务,根据任务需要建设大平台,依托大平台组建大团队,长期持续攻关,从而实现基础研究不断有重大原创突破,为建设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在物理学领域,清华大学薛其坤团队牵头首次从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是国际凝聚态物理领域近年来的重大原创突破;在化学领域,南开大学周其林团队发现了全新的手性螺环配体骨架结构,将手性分子的合成效率提高到新高度,解决了困扰不对称催化领域半个多世纪的难题;在材料学领域,复旦大学赵东元团队革新功能介孔材料的合成方法和理论,创制的新型介孔催化剂可大幅提升原油资源利用率,为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光明日报记者 周世祥
未来抗疫,科技何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数十所高校万余名科研工作者第一时间投入疫情防控科研攻关,目前已联合企业研发出新冠病毒检测产品百余款;清华大学张林琦团队自主研发了我国首款获批上市的抗新冠病毒抗体药物;天津中医药大学张伯礼团队研制的宣肺败毒颗粒在缩短新冠肺炎病程方面有着良好疗效;高校在5条新冠病毒疫苗技术路线上开展攻关,其中四川大学和厦门大学分别牵头的两款新冠疫苗已在国外完成三期临床研究……
完善体制机制,营造求真务实创新生态
上海交通大学牵头自主研发了我国第一套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天鲲号”,实现了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自主研发和产业化,完成了从“被封锁”到“出口管制”的历史性跨越;清华大学牵头设计的全球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首次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少数几个掌握第四代核能技术的国家之一;华中科技大学成功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中高档数控系统,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航天航空等多个领域实现了批量应用;湖南科技大学领衔研发的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海牛Ⅱ号”打破了我国可燃冰勘探技术装备对国外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