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翻译

期刊导读

明末时期科技翻译对我国工业文明的影响

来源:中国科技翻译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09

通过翻译,中西方文化、思想相互沟通、交流。纵观我国翻译史,明末时期的科技翻译掀起我国第一次科技翻译高潮,也是继汉唐佛经翻译后的第二次翻译高潮。在明末时期,我国士大夫与西方传教士合译了许多科技著作,西方科学技术、文化被国人了解、接受。在国人全面了解西方科学技术等知识的基础上,人们的思想意识逐渐发生变化,文明意识增强,我国工业文明发展得以推动。在这个翻译活动中,翻译主体是西方传教士、中国士大夫,翻译了有关数学、物理、天文、军事科学、地理等方面的著作,影响较大。 一、明末时期科技翻译情况及特点 1.明末时期科技翻译概述。梁启超曾言:“明末有一场大公案……日欧洲历算学之输入。”[1]而1606年意大利人利玛窦与我国明末士大夫徐光启合译的《几何原本》即为梁启超所言的“日欧洲历算学之输入”。《几何原本》的翻译是我国翻译史上的里程碑,我国第一次科技翻译高潮序幕由此拉开。16世纪以来,许多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播西方基督文化,与士大夫们交流、沟通,借助西方势力翻译传播西方思想,实现西方统治。在明末时期,知名传教士有利玛窦、南怀仁、罗雅谷、汤若望等,翻译400余种书籍,其中130多种为科学类。例如,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了《测量法义》、《几何原本》,与李之藻合译了《圜容较义》、《同文算指》,且自己还撰写了《西琴八曲》、《西字奇迹》、《乾坤体义》等。根据当时的研究统计得知,在这些翻译的科技著作中,天文类译述约为三分之二,而数学类译述占15%,物理占4.5%,军事科学占5.8%,医学与生物占5.8%,其余还包括地质、杂录等译述[2]。 2.明末科技翻译特点。由于明末时期的科技翻译主体是西方传教士与中国士大夫,且以传教士为主导。而传教士来中国的目的是传播西方基督文化,实现宗教传播,科技翻译是辅助手段。因此,科技翻译活动具有目的性、操控性特点,同时还具有非系统性、双向性。其中,在翻译目的性、操控性方面,“基督征服中国”是西方传教士的目的,而“富国强民”是中国士大夫的目的,如徐光启、李之藻等人通过翻译拓宽国人眼界,与传教士合作,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例如,利玛窦在翻译的《坤舆万国全图》的过程中,就对图中各民族的宗教礼仪进行注明,但是,其并没有对阿拉伯人信仰的伊斯兰教进行标注,而对天主教的“普世性”道理进行特别插入,以此突显天主教的地位。徐光启则翻译《几何原本》、《崇祯历书》、《泰西水法》等,积极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同时,明末时期的科技翻译活动具有较强的任意性和盲目性,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翻译体系。例如,在翻译过程中,翻译主体为西方传教士、中国士大夫,没有专业的翻译人员,且翻译没有一定的目的性,多为应国人所求而译。例如,国人对数学极为重视,利玛窦与徐光启便合译了《几何原本》,且翻译只能“达意”,专业性不足,内容较为零散。此外,在西方科学文化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传教士也将中国传统文化带到西方,如将中国的农学、医学、文学等知识带到西方,这样,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传入欧洲。 二、明末时期科技翻译兴起的条件 1.中国科技发展需求。明末属于社会变革、政权交替时期。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外界力量得以介入,西方科技文化被传播。例如,在明末时期,统治者不闻历法,历法长期失修,农业耕种得到阻碍,在此背景下,徐光启等人积极主张修改历法,翻译西方历法书籍,制造天文仪器,为农耕时间准确推算提供保障。同时,在历法修补要求下,明末时期的人们对西方天文历史知识极为欢迎,促使西方天文等科技知识在我国的传播。同时,少数民族经常骚扰明末边陲地带,要求提高国家军事能力,统治者需要改进武装设备,政府主持翻译有关西方军事科技的书籍,推动西方科技翻译进程。如汤若望所写:“于言国势颠危……此大臣因命其铸炮。”[3]同时,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末时期出现,一些士大夫开始提倡经世致用,将自己的才华诉诸于学术研究,维护国家繁荣富强。受实学思潮的影响,我国出现了一批强调经世致用,探究地理现象的地理学者,如徐霞客、顾炎武、刘献廷等,并留下了《徐霞客游记》等著作,为科技翻译科技高潮兴起奠定思想基础。 2.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在明末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在欧洲各国得到发展,且各国对资本积累提出要求,利益获取成为各国发展的目标。在此情况下,欧洲各国纷纷扩张领土,加强贸易往来,争取海上主动权。同时,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欧洲各国贸易进军中国市场,与中国开始贸易往来、科技交流。在此背景下,欧洲各国与中国开始文化、贸易往来,追求经济利益,并向中国传播西方思想、知识,以此显示西方文明,利用科学技术开启中国贸易之门。同时,在西方宗教改革运动开展,传教士为了扩大自身教派走向海外传教之路,进入中国。而由于我国国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不易接受基督教,于是西方传教士先从士大夫入手,接近士大夫,传播其感兴趣的科技知识,借此传播宗教知识,影响下层民众,从而推动科技翻译活动。 三、科技翻译对我国工业文明的影响 1.促进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西欧各国是最早迈向现代工业文明、迈向了近代世界的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占据优势地位。明末时期,西欧各国取得较多科技发明,推动生活、生产进步,并为工业革命提供保障。在科技翻译活动中,西方传教士、中国士大夫翻译西方科学著作,传入我国,将先进技术引入我国,推动我国工业发展。例如,利玛窦、徐启光、汤若望等人翻译了数学、物理、军事科技等书籍,使国人了解科技知识,开拓国人视野,为生产力、思想、制度改革、进步奠定基础。例如,徐光启笔记、熊三拔撰说的《泰西水法》,一经出版后大受欢迎,为当时农业种植提供方法,在此基础上,两个科学实验室中心在北京、天津两地形成[4]。1610年,徐光启在实验基地种植水稻,研究水稻能否在北方种植,并在1613年获得成功,推动我国农业发展。同时,徐光启、李之藻推崇西方先进的科技,主张将西方先进成果为我所用。对于科技翻译工作,当时的士大夫认为翻译就使吸取别人的长处,以最快的速度学习西方科技知识,吸收科技成果,以此超越他们。如李之藻与利玛窦合译了《同文算指》,对西方笔算进行了系统介绍,为其他学科研究奠定基础。地理、水利、天文等领域的翻译著作中也对注重科技知识的介绍,为实践提供理论基础。邓玉涵与王徵合译《远西奇器图说录最》也是以“国家工作之所急需者”为标准,均借助西方科技著作,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促进我国工业发展[5]。 2.在我国工业文明历程中发挥衔接作用。明末时期的科技翻译不仅直接为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提供西方理论知识与方式,推动实践,还向社会各阶层人士传播科学知识,开阔人们眼界,增强人们的社会能力、改造自然的能力,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并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将翻译的科技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因素,促进生产力发展。纵观西方文明历程,西欧工业革命开始前,西欧经历了文艺复兴、航海运动、政治改革、启蒙运动、宗教改革等,这些均为工业革命奠定基础。因此,在我国工业文明发展中,明末时期的科技翻译在我国工业文明历程中发挥衔接作用,推动工业文明。例如,在思想方面,西方的“经世致用”学说为当时学术界注入新的活力,士大夫们主张“经世致用”,逐渐摒弃程朱理学古代学术思想,翻译《几何原本》、《圜容较义》、《同文算指》等著作,打击唯心主义,追求唯物主义,在思想上接受科学技术,追求科学技术[6]。 此外,明末时期的科技翻译对当时士人谈玄蹈空的风气造成了极大冲击,经世致用的风气在士大夫中出现,士大夫们对中国古代科技遗产进行挖掘、整理。在当时,徐光启、李之藻等人提出对西方技术进行学习、应用,主张购买制作西方火器,以此抵御清军。梁启超曾指出,明朝以八股取士,而后学者喜欢经世致用之学,均受徐光启诸人的影响。在科技翻译中,士大夫、传教士将西方科技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改进、制造科学机械,如汤若望制作了望远镜、浑天仪等各种天文仪器,徐光启制造出新的水利器具等。 正如季羡林先生用河流比喻中华文化,用注入之水比喻翻译一样,清末科技翻译将西方科技知识、思想文化注入当时社会,为工业文明带来影响。在明末时期,传教士来到中国,直接打破了中国、西方相互隔绝的状态,并通过翻译科技著述将西方的科技知识、学术精神传入中国,使国人了解西方、拓展知识、开阔视野,促进我国机械改造,推动学术发展,催生我国近代科技萌发,在我国工业文明历程中发挥衔接作用。